微信公众号

微信扫码关注

李志刚:职业教育将诞生百亿美元公司

时间: 2021-12-21   
图片

图片

2021年10月12日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《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,并发出通知,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,并给出了明确的规划:
「到2025年,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更加鲜明,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建成,技能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。办学格局更加优化,办学条件大幅改善,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%,职业教育吸引力和培养质量显著提高。

到2035年,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前列,技能型社会基本建成。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大幅提升,职业教育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度匹配,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作用显著增强。」
国家政策的导向,是基于宏观趋势的客观存在。

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,中国制造业会进一步向数字化、智能化方向发展。大量高危的、重复枯燥的、人工能效低下的岗位将利用机器替代人工。对于中国数亿产业工人来说,很多岗位会消失,与此同时,很多技术含量更高的、职业要求更高的岗位诞生。

现有的大量产业工人,面临再教育再就业的问题。他们需要通过职业培训改变工种,走上新岗位,提升收入。

比如农业。不能再看天吃饭,从业人员需要具备科学种养殖技术。而未来,种植实现机械化、智能化,对农机操作、维修技术人员的需求会逐渐增加。在农村,无人机植保催生的飞手、无人机维修技工就是新的需求。

再比如制造业。工厂的智能化,对劳动力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,相关机械的安装、调试、操作、维护等人才会变得抢手起来。这类中高级产业工人,就是未来的新型蓝领。山海成长营第三期就有一位CEO,做的是职业教育培训,将普通工人培训成能够操作智能系统的高级技术工人,月收入从原有的4000元提升到8000元。

又比如服务业。烯牛数据显示,仅照顾老人的护工就急需200万人(来源:人社部《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(2019年版)》)。服务业里的家政护工需求不仅在扩大,还在升级。

过去多年的大学扩招发展,与社会需求是有错位的,存在教学与就业脱钩的问题。很多家庭花费巨资培养孩子读书、考大学,结果毕业即失业,投入与回报不成正比。这是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。

未来,除了部分大学侧重研究型高等教育,往学术研究方向发展以外,更多的大学会转向更接地气、更注重实干的职业教育,以教授职业技能、解决就业为目的。这意味着每年将有数百万职业教育学校出来的毕业生将走向社会,从学校到社会,这些新增的蓝领也留出了足够广阔的职业培训机会。

一方面是大学生的「毕业即失业」,以及工人的再教育再就业问题,另一方面是新兴产业的人才缺乏。职业教育的从业者,一端促进C端的就业几率,一端满足B端的人才需求。这对解决就业问题有利,对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有利。如果培育出足够的医疗看护人才输送到社会上,解决「养老难」问题,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,那更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。

所以,国家是大力鼓励职业教育发展的。

一年前尚在高歌猛进的K12教育,在2021年因为宏观政策的变调而急转直下。显而易见的是,未来创业需要更注重自己所选方向是否与国家、社会需求相符合。山海营训「坚持正向价值观,为国家、社会创造价值」可以作为衡量判断的基本准则,假如创业与国家社会趋势相符合,那就是安全的,并且在未来会有更多的发展空间从2018年山海成长营启动以来,我们每一年都将蓝领相关的求职、职业教育纳入重点赛道中,每一期都有相关赛道的CEO加入。

职业教育要做大做强,最核心的是解决就业和收入问题。如果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,或者收入水平偏低,学校口碑差,招生就会越来越难,最后只能倒闭。

若要毕业后就业易、收入高,必然要求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前提是,看懂中国经济产业趋势,能够准确预判,培养的专业人才在两三年后一定是企业有大量需求的。

现在的职业教育,产教融合做得不太好,主要是双方难以达成一致。

企业是需求方,希望通过合作项目招收足够人才。学生本人也迫切期望,学习的技能与现实接轨,是产业所需的。但是,对传统职业教育学校来说,可能改变的动力不够,学校考核就业率形式重于实质;也有可能实力不够,难以针对产业变化快速更新教学内容。

这恰好是新入场的创业公司存在的价值:连接企业招人和学生就业的需求。

不过,纯自营的话发展会比较慢,纯加盟的话会失去对教学质量的控制。所以,采取自营+加盟的模式,更适合创业公司。与其他职业院校进行合作办学,在需求和方向上达成共识,生源由合作学校负责,这样可以解决获客问题。不过,创业公司需拥有一定比例的所有权,牢牢控制教研质量,整合资源连接企校。

仅仅是连接企校、解决就业问题,还不够。传统的职业教育学校就是简单的培训公司,和学生的链接比较浅。入学时收取培训费,结业后学生就和学校没有关系了。

未来,职业教育创业公司应该和学生创建更深层的链接,为学生提供职业道路持续上升的空间和帮助。这就涉及到「李志刚四杀」里的「重公司」理念,要做重服务,才能产生重度链接,持续获得收益,而不只是一锤子买卖。

需要强调的是,教育的本质是精神的传承和情感的连接。K12在线教育恰好是忽视了这一点,将教育搞成了吸纳流量再卖货的电商,最后自食苦果。做职业教育的创业者,需要吸取这一教训。宁可慢,不可图快走上歪门邪道。

年轻人正处于最容易接受影响的阶段,需要把正向的价值观传递给他们,影响他们。前文提到的山海成长营做职业教育的CEO,他就直接将山海营训「坚持正向价值观,为国家、社会创造价值」搬到课堂上。

这个行业产出很慢,需要耐心打磨教研内容、打磨模型、培养学生、积累口碑。这不是一个赚快钱的行业,但它是利国利民的行业。所以,最重要的事是,创业者需要对这个行业抱以敬畏之心,抱以强烈的使命感,有足够的耐心来创造长期价值。


李志刚聊创投
职业教育创业的关键点(上)第一,必须做到产教一体化;第二,自营+加盟,其中课程研发必须自营 #山海成长营 #李志刚聊创投 #职业教育 #创业 #方向+选择 
视频号 
(李志刚:山海成长营创办人、新经济100人创始人兼CEO。著有《创京东》和《九败一胜:美团创始人王兴创业十年》,在京东早期,美团、拼多多A轮时,就发现、判断并帮助他们成长。其创办的山海成长营,三年三期,近30位CEO100%存活,并且诞生了1家百亿美元公司、2家百亿、5家独角兽、11家行业头部。联系邮箱: BP@newtop100.com)

上一篇:CEO是怎样决定公司天花板高度的?

下一篇:李志刚:2022,创业向何处去?